近日,杭州一女子外出散步时误踩氢氟酸不幸离世引发关注。相关话题剧毒的氢氟酸可以在网上直接购买登上热搜。截至9月16日20:00,记者留意到,目前淘宝平台上在输入氢氟酸溶液时,页面上方已出现“消费提醒”:使用氢氟酸溶液时请遵循法律法规要求,做好防护措施,建议配备应急冲洗装置,安全存储并对外突出展示警示标语。

而目前的首页展示中,除0.5%低浓度氢氟酸溶液外,主要为用于应急冲洗的六氟灵等冲剂。 那么,低浓度氢氟酸溶液有没有风险?对此一位店家表示,主要还是看产品的浓度,如若浓度不高,倘若人体不慎触碰,马上清洗后问题不大。在网络平台上也有一些买家表示,会购买稀释过的低浓度氢氟酸溶液进行金属酸洗或玻璃清洗。但实际上,对于氢氟酸的危险性临界值究竟在哪里,不少商家却难以给出确切答案。 对此,记者查阅了《急性毒性危害分类和定义各个类别的急性毒性估计值》,实际上对于危险化学品的接触突进和类别,目前我国已有严格分类,并依据接触途径(经口/经皮肤/气体/蒸气/粉尘和烟雾)以及单位分为五大类别,且通常会标有不同的红色标志。其中类别1为急性毒性最高级,即“皮肤接触会致命”,类别5通常无象形图,但“皮肤接触可能有害”。

而关于氢氟酸溶液,记者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相关文件,在《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中查询到“1650号”即为“氢氟酸溶液”,即证明该商品确系危险化学品。按其应用,目前国内有两大类工业级的氢氟酸,按其浓度有五各级别,分别是30%、40%、50%、55%和70%;此外还包括15%及以下的其他浓度。 而依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15%-40%浓度的氢氟酸经皮的急性毒性都是类别1,同时对照2015版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也列明了其经皮的急性毒性是类别1,经口急性毒性是类别2。 但这并不意味着15%浓度以下的氢氟酸无危险性。一位从事化工领域的专家表示,“对于低于15%浓度以下的氢氟酸,虽然目前没有数据来说明其危险类别。但当氟化氢作为一个特殊的化学品,即使在稀释后,由于其容易进入皮肤而腐蚀肌肤并与的肌体内骨骼进行反应的特性,大家对其日常的生产量、使用量或储存量一定要严格控制。”

文、图/记者:程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