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纳帕利胶囊(派舒宁)适用的癌症人群
塞纳帕利胶囊(商品名:派舒宁)是国产1类创新PARP抑制剂,其获批的核心适用人群为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具体使用场景为:患者在接受一线含铂化疗(如顺铂、卡铂联合紫杉醇等)后,评估达到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或部分缓解(PR,肿瘤缩小≥30%),此时可使用塞纳帕利进行维持治疗,目的是延缓疾病复发、延长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

需要说明的是,塞纳帕利的适应症聚焦于上述癌种的晚期一线维持治疗,暂未获批用于复发转移或其他分期的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也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癌症(如肺癌、乳腺癌等)。
塞纳帕利胶囊(派舒宁)的常见副作用
塞纳帕利的副作用主要与骨髓抑制(影响造血功能)、消化道黏膜损伤及全身代谢异常相关,多数为轻至中度(1-2级),可通过调整剂量或对症处理缓解,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1.血液系统异常(最常见)
血液系统副作用是塞纳帕利的主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贫血(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降低)。其中,贫血发生率较高(约74.6%),多为1-2级(轻度乏力、头晕);≥3级贫血(血红蛋白<80g/L)发生率约31.1%,可能导致感染风险增加(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治疗最初3个月每2周1次,后续定期监测),若出现严重血液学异常,需暂停用药或输血干预。
2.消化道反应(较常见)
消化道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恶心(发生率约27.7%)、呕吐(约15.8%)、腹泻(约13.3%)、食欲下降(约11.4%),多为轻度至中度(1-2级),可通过调整饮食(如少食多餐、避免油腻/辛辣食物)或使用止吐药(如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止泻药(如洛哌丁胺)缓解。偶见腹痛、便秘等症状,若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
3.全身性及其他副作用
全身性副作用主要为疲劳(发生率约22.7%),多为轻度(不影响日常活动),建议合理安排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头痛(约10.1%)、发热(偶见),若伴随视力模糊、意识改变需立即就诊。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发生率约28.4%)、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约10.4%),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尿酸水平,必要时使用保肝药物或降尿酸药物(如别嘌呤醇)。
注意事项
塞纳帕利的副作用多为可逆性,通过规范的剂量调整(如起始剂量100mg/日,若出现3级不良反应可减量至80mg/日)和对症处理,多数患者可耐受治疗。用药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持续高热、异常出血、呼吸困难)需立即联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