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基因检测可以帮助肠癌患者准确评估复发转移风险,但是需要在什么时候做这个检测呢?我总结为以下5点,希望肠癌患者可以自身对照看一下!

  ①初诊为晚期肠癌时:这时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可靶向治疗的驱动基因突变,进而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

  ②术后复发转移风险评估时:部分早期肠癌患者虽然进行了手术切除,但仍存在复发转移的风险。通过基因检测,分析如错配修复基因状态、微卫星不稳定情况等,能够帮助判断复发转移的可能性。

  ③考虑免疫治疗时:当计划对肠癌患者采用免疫治疗时,检测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PD-L1表达水平、肿瘤突变负荷TMB以及微卫星不稳定MSI情况等基因相关指标尤为重要。

  ④治疗耐药后:如果肠癌患者在接受常规化疗、靶向治疗等过程中出现了耐药情况,这时做基因检测有助于发现新出现的基因突变或者原有基因突变状态的改变等情况,从而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⑤有家族遗传倾向时:对于存在家族性结直肠癌病史,怀疑有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如林奇综合征)的患者,基因检测可以明确是否携带相关的致病基因突变,不仅有助于患者自身的精准治疗,还能对家族中其他亲属进行遗传咨询和筛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家族中其他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总之,基因检测在肠癌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案选择、预后评估以及家族遗传管理等多个环节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