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反酸是”老胃病”常见症状,但临床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占全球40%,其中超85%患者确诊时已中晚期。成都寰亚医院白星医生提醒:”胃癌并非突然发生,从慢性胃炎到癌变往往存在5-10年可逆期。若身体持续出现以下信号,务必及时胃镜检查。”

5大高危信号

1.疼痛无规律:普通胃病引发的疼痛多呈规律性,如餐后痛或饥饿痛,且服用抑酸药可缓解。白星医生指出,”若疼痛变为无规律、持续性钝痛或刺痛,甚至放射至背部,需警惕胃黏膜病变已突破黏膜下层。”

2.体重骤降+贫血:当胃部肿瘤占据胃腔容积或引发慢性出血时,患者会在1-3个月内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超过原体重10%)及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表现。此时血液肿瘤标志物CEA可能轻度升高,但胃镜活检仍是确诊金标准。

3.吞咽困难/呕吐:胃癌进展期可能侵犯食管下段或堵塞胃幽门,导致进行性吞咽困难、食后呕吐宿食。”这类症状易被误诊为食管炎或胃动力不足,需结合钡餐造影鉴别。”白星医生特别提醒。

4.腹部包块/腹水:约30%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可在上腹部触及质硬、边界不清的包块,晚期可能出现移动性浊音阳性。此时通过腹部增强CT可发现胃壁增厚、淋巴结转移或腹腔种植转移。

5.黑便/潜血阳性:当肿瘤表面血管破裂时,患者会出现柏油样黑便,但早期癌变可能仅表现为间断性大便潜血阳性。建议40岁以上胃病患者每年检测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阳性者需立即胃镜检查。

白星医生强调,胃癌可防可治,关键在“三级预防”——一级改善饮食,二级落实早筛,三级规范治疗。

通讯员马琴

来源: 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