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厄替尼与伏美替尼均用于EGFR突变肺癌,但适应症、疗效及安全性各有侧重

  1.适应症覆盖范围不同

  利厄替尼目前已获批两大适应症:一是既往EGFR-TKI经治后进展且存在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的二线治疗;二是初治EGFR 19del/21L858R突变的晚期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伏美替尼则聚焦于EGFR突变晚期NSCLC,包括初治患者(如EGFR敏感突变)及经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T790M突变患者,同时其对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等罕见突变也有一定疗效。

  2.疗效表现各有优劣

  一线治疗中,利厄替尼的中国人群数据显示,初治EGFR敏感突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达20.7个月,显著降低疾病进展风险56%;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患者的PFS为20.7个月,降低脑转进展风险72%,这两个指标均为同类药物最优。伏美替尼一线治疗的PFS为20.8个月(与吉非替尼相比),CNS转移患者的PFS为20.8个月(降低脑转进展风险65%),疗效与利厄替尼相当,但脑转获益略逊于前者。二线治疗中,利厄替尼的客观缓解率(ORR)为68.8%,疾病控制率(DCR)为92.4%,中位PFS为11.0个月;伏美替尼二线治疗的ORR可达74%(同类最高),但具体PFS数据未明确优于利厄替尼。

  3.安全性与耐药风险差异

  利厄替尼采用萘胺结构(区别于目录内吲哚结构的三代EGFR-TKI),降低了交叉耐药风险,且永久停药率仅1.8%(同类最低),安全性更优。伏美替尼虽也具有高选择性,但目录内同类药物(如奥希替尼阿美替尼)的永久停药率约为13%,高于利厄替尼。此外,利厄替尼的创新结构使其脂溶性更高,更易透过血脑屏障,对脑转移灶的控制更持久。

  4.适合人群总结

  利厄替尼更适合初治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一线治疗PFS及脑转获益更优),以及经EGFR-TKI治疗后进展且存在T790M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二线治疗停药率低、安全性好)。伏美替尼更适合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经治患者(ORR高),以及对EGFR罕见突变(如20外显子插入)有需求的患者,但脑转获益不如利厄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