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市民怎么也没想到

吃生鱼片产生的异常反应

竟让自己在一次常规体检中

被怀疑为白血病!

01 警惕:生鱼片里的隐形杀手!

该市民因白细胞异常升高,且嗜酸性粒细胞占比高达37%,医院怀疑存在白血病可能。该患者再次血检,结果显示肝吸虫抗体阳性,只是未直接查到病原体。

后来,在市疾控中心协助下对该患者进行粪便检测,终于直接揪出了肝吸虫卵!进一步询问得知,原来该患者有食用鱼生史。

而这并非个例,近年来,南京每年都能发现数例肝吸虫病患者,“罪魁祸首”无一例外,都是与生食淡水鱼虾有关!

02 什么是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学名华支睾吸虫病,是因生食和半生食含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由肝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肝内胆管所致肝胆损伤的一种常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03 感染途径:病从口入!

肝吸虫病盛行于亚洲国家,在我国以南方地区流行为主,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要警惕以下高危行为:

1.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如鱼生、烫鱼片、醉虾、未熟的烤鱼等)。

2.刀具砧板生熟不分开,使用被污染的砧板、刀具处理熟食食物。

3.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

注意:酱油、醋、芥末等蘸料根本杀不死肝吸虫囊蚴!

症状:隐蔽但危险!

早期可能无症状,但多数病例进入慢性期后,症状才会逐渐显现:

乏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

上腹隐痛、腹泻、肝区隐痛;

头晕、消瘦、浮肿;

严重可能并发胆囊炎、胆管炎、胆结石,甚至发展为肝硬化、胆管癌,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肝吸虫病如何检查?

1. 粪便检查:查找肝吸虫卵(确诊依据)。

2. 血液检查:查肝吸虫特异性抗体。

3. 影像学检查:B超或CT观察肝胆病变。

预防措施有哪些?

1. 不吃生鱼生虾!

提倡科学的烹调方法,烧熟煮透再吃。

2. 生熟分开!

刀具、砧板生熟严格区分,定期蒸煮消毒。

3. 高危人群筛查!

常吃鱼生者,定期做寄生虫检测。

来源: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