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女子筷子5年不换胃里发现黄曲霉菌”的话题登上热搜。生活中,一些本不该节省的“节省”,看似节俭持家,却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01

破损的不粘锅舍不得换

生活中,一些老年人总是舍不得扔掉破损的不粘锅,认为锅还是好好的,仅仅涂层破损就丢了怪可惜的,因此继续使用。

不粘锅之所以能“不粘”,是因为使用涂层“聚四氟乙烯”或“特氟龙”对锅表面凹凸不平的缝隙进行了填充,形成一道光滑的“薄膜”。这种不沾涂层是一种合成塑料,属于PFAS(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家族。

2023年,《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显示,当PFAS中的直链全氟辛烷磺酸盐(n-PFOS)的浓度每增加一倍,甲状腺癌的诊断率增加了56%,乳头状甲状腺瘤的诊断率也随之增加了56%。

研究截图

当不粘锅涂层大面积脱落时,翻炒食物也容易粘锅焦糊,容易产生更多有害物质,如多环芳烃类物质等,也会增加致癌的风险。

建议:如果家里不粘锅、电饭煲的涂层出现明显破损后,就不建议继续使用了,这个钱不要省!

02

剩菜剩饭总舍不得丢掉

有些人非常节约,吃不了的饭菜,经常就放在冰箱里面,第二天、第三天还在继续吃。偶尔吃一顿没关系,但如果长期吃剩饭剩菜,就可能会出问题了。

202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讲授国家老年大学“开学第一课”时提到,“老人家常常在家里头勤俭节约,(如果)很多剩饭剩菜不太干净或者不新鲜的话,不要坚持把它吃完,里头含有很多(亚)硝酸盐,(由于)所谓的节约,(导致)得了胃癌。”

建议:大家平时做饭时,尽量预估好分量,“吃多少,做多少”。这样既能保证吃到新鲜热乎的饭菜,口感最佳,也能有效避免剩饭剩菜的产生。

03

为省电早早关掉油烟机

高温煎炸、大火爆炒时,油脂和食物分解会产生大量PM2.5颗粒及挥发性有机物(如丙烯醛、苯并芘等)。这些物质被吸入后可能引发肺部炎症,长期暴露可能损伤呼吸道细胞,增加癌变风险。

很多老人认为菜快炒完了,赶紧关掉油烟机,不然白白浪费电费。炒完菜后让油烟机继续运行一会儿再关掉,这是因为即使关火后,锅里、锅铲上、灶台上残留的热量还在持续挥发油脂和产生少量油烟,这些油烟不会立刻停止产生;同时燃气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废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建议:让油烟机多开一会儿,也有助于将这些废气排出。

04

油炸食物的油留着炒菜

做菜时,油炸食物时往往会用到很多油,有的人为了不浪费,会把油炸完食物的油留着再炒菜用。

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营养科余婉婷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炸过食物的油看着没什么异样,殊不知油经过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的油脂氧化产物,当继续使用这种油高温烹调时,致癌物会急剧增加。

建议:尽量减少油炸烹饪,油炸后的废油也不建议再用来炒菜使用。

05

洗碗的海绵长期不更换

很多人都意识到菜板和筷子需要定期更换,但有一个东西却很少注意到——洗碗海绵/百洁布。很多人一用就是好几个月,或用坏了才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管理部助理研究员朱仕超曾在其医院微信公号刊文介绍,在厨房里,孔径复杂、吸水性好、难以彻底清理的洗碗海绵病原菌检出率往往最高。这些病原菌都可以通过“海绵→手或碗→口”的途径进入人体而致病。

建议:定期更换洗碗海绵/百洁布,至少1个月换一次;每次用完洗碗海绵都要洗净、挤干水分;用完洗碗海绵后悬挂放置,利于干燥。

06

不吃早餐健康风险的“隐形推手”

与规律吃早餐的人相比,不吃早餐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1%,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40%;容易诱发胆囊炎或胆囊结石;还容易患脂肪肝,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及过早衰老等问题。

建议:

早餐时间在7:00~8:00为宜。

食物里需要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及矿物质。

07

瓜果蔬菜烂了一半切掉继续吃吃坏肚子又致癌

食物发霉后,未发霉部分也可能残留霉菌、细菌及毒素(如黄曲霉毒素)。长期食用腐烂变质食物,可能损伤肝脏,增加肝癌风险。

建议:

水果、蔬菜一定要买新鲜的,如果腐坏变质,建议不要再食用了。

霉变的花生、瓜子等坚果,长斑的鸡蛋、发芽的土豆等都是变质的,易引发中毒,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尽早扔掉。

08

从不体检可能错过癌症“早筛黄金期”

癌症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并进行干预治疗,很多情况下可以不发展到晚期,甚至达到临床治愈。比如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等,早期发现并干预,90%以上可避免发展到晚期;若到了中晚期,能活过五年的仅20%左右。所以,早筛意义重大。

综合/人民日报、健康时报、CCTV生活圈

来源: 中国妇女报